资讯中心

News for hzypzx

壳牌全球最赚钱化工项目为何在惠州?

发布时间:2016-11-28 查看人数:8379


16年前,当时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石化项目——中海壳牌石化项目在北京签约,惠州产业格局乃至城市定位从此被改写。

16年后,一个以世界级生态型石化产业基地为目标的大石化产业正在惠州崛起。惠炼二期进展顺利并吸引中海壳牌增资扩产、新增项目,中大惠州研究院里多项创新技术正在孵化,部分项目正初步实现产业化,电子石化等交叉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石化新生”,既是已有石化项目由于产业链的逐步完善获得更大价值,更是石化这一“悠久”的现代产业日益体现出高效率、低污染、优生态、强配套等特点,依托创新创业热潮,被赋予崭新的发展可能。

“未来3年内,我们计划出售资产,并通过减少重叠支出和勘探费用来大幅度降低成本。我们已经公布了减员计划,在目前严酷的经济环境下,减员是个艰难而不得已的决定。”2016年2月15日,当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完成与英国天然气集团的合并,壳牌集团CEO范伯登在署名文章《壳牌集团:期待在华下一个百年》中如此表示。

8个月之后,由壳牌和中国海油各持股50%组成的合资企业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称“中海壳牌”)宣布增资重组在建的年产120万吨乙烯项目,加上已经投产的中海壳牌一期年产100万吨乙烯裂解装置,将成为亚洲最大的乙烯生产工厂之一。不仅如此,中海壳牌还决定在该项目中,新增总投资60亿元左右的项目。

惠州项目的“开源”,和全球范围的“节流”形成鲜明对比。在世界石化产业面临巨大挑战的时代背景下,惠州已经成为全球石化产业上的亮眼一环。

从规模国内最大到利润全球最高

“对于壳牌的化工业务来说,2016年11月1日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天。”壳牌化工业务全球总裁范霍赋说。从这一天起,中海壳牌从中国海油正式接收在建的乙烯裂解装置和其它衍生品生产装置等化工资产。目前约70%的项目施工已经完成,新的装置预计于明年四季度投产。

该合作项目采用多项国内外行业领先的技术,将使中海壳牌产品范围得以拓展、年产能力翻一番达到600万吨,同时这也是业界领先的壳牌OMEGA和多元醇技术在中国的首次应用。范霍赋表示,联合战略伙伴中国海油,壳牌在不断增长的中国石化市场中寻求进一步的成长,而实现项目的一流的交付则是当前的重心。

这一幕很容易让人想到中海壳牌石化项目诞生时的场景。

时间倒回到2000年,投资40多亿美元的中海壳牌石化项目正式落户惠州。签约当年,惠州全市GDP不足500亿元。换言之,对于当时的惠州来说,中海壳牌石化项目投资额几乎与惠州全市一年的经济体量相当。这一项目对惠州的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

更令人瞩目的是,中海壳牌石化项目从2006年正式投产,到跻身全球最赚钱石化项目之一,只用了10年。2016年惠州前三季度GDP为2466.22亿元,这一数字增长约2倍的时间,同样为10年。

巨无霸般的塔罐林立于天地之间、纵横交错的管线一如迷宫、乙烯产量大于500万吨/年……2013年11月,惠州考察团来到世界最大的石化城美国休斯敦学习考察,被世界最大的石油化工区所震撼。

如今,同样的景象正在大亚湾石化区变为现实。

2006年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广东惠州大亚湾石化产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如今已开发20平方公里,并于2014—2016年连续3年综合实力排名全国化工园20强的第2位。

2016年2月22日,随着72根地脚螺栓精准进入塔裙座地脚螺栓孔,全球石化行业整体制造、整体运输的最高、最重设备——中海油惠州炼化二期项目100万吨/年乙烯装置丙烯精馏塔一次吊装成功,这意味着距离惠州炼化二期项目的投产更近了一步。

中海壳牌增资重组之后,除了苯乙烯/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SMPO/POD)项目装置,扩建项目还有11套生产装置。投产后,该公司将成为亚洲最大的乙烯生产工厂之一,乙烯产能增加至220万吨/年,每年可生产600万吨高品质、多元化的石化产品供应国内市场。

中海壳牌副总裁迈康立如此阐述其选择惠州大亚湾的理由:便利的船运、陆运和其他基础设施有利于中海壳牌为不断增长的华南地区提供优质的基础化工原料,通过管道可以为在园区里隔墙供应客户提供产品,而政府不断发展和完善大亚湾的工业配套设施,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迈康立还透露,该公司股东视大亚湾石化园区为战略发展区域,希望股东双方在未来会进一步增资扩大中海壳牌。

“市场决定企业的投资决策。在全球石化产业面临挑战的情况下,壳牌在大亚湾的项目在其全球所有化工项目中利润排名第一,所以壳牌才决定再合作一个120万吨乙烯项目。”惠州市大亚湾区区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黄辉说。

产业

一桶原油的大亚湾之旅

位于大亚湾的惠州港,随着一声声汽笛长鸣,来自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等中东国家的15万吨以上超大型油轮,缓缓拖靠在马鞭洲大型油轮码头。

由于看好大亚湾的港口条件以及毗邻广州的区位优势, 1994年广州石化公司在大亚湾成立华德石化公司,并在马鞭洲建设了一座15万吨级的大型原油码头,专门用于超大型油轮油料接卸,远道而来的原油也从这开始了“大亚湾之旅”。

通过港口的输油管道,原油被输送到中海油惠州炼化分公司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厂区。经过若干工序,一部分原油升华为汽油、航煤、柴油,成为交通工具的动力来源。另一部分则在这里分道扬镳,经过旁边的裂解装置的淬炼,完成阶段性生产任务——成为乙烯或芳烃类化合物。

对于石油来说,乙烯不仅不是产业链的终点,而是石化产业展现能量的开始。通过隔墙供应,乙烯进入惠炼项目周边中下游化工企业的车间,最终成为石化深加工产品、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供应国内和国际市场。

以上述项目和装置为基础,石化区不仅吸引了德国巴斯夫、瑞士科莱恩、韩国LG化学、日本三菱丽阳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化工及相关工业巨子进驻,还吸引中大惠州研究院等化工研究机构来此创新创业。

中下游产业的发展又创造了新的产业机遇,大亚湾石化正在全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互相激荡中迎来一波高过一波的发展浪潮。

从2011年至2015年,惠州港区每年的船载危险货物吞吐量均在4100万吨以上。惠州海事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惠州辖区危险货物吞吐量更是高达4691.1万吨,达到历史最高值。惠州港也由此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海上散装液体危险货物集散地。

时过境迁,马鞭洲大型油轮码头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石化产业的需求。记者从惠州海事局获悉,今年一季度,惠州辖区船载危险货物吞吐量达1327.7万吨,同比增长12.8%,其中,原油吞吐量832.2万吨,成品油吞吐量338.9万吨。

距离惠州大亚湾海岸线7.8海里的海面上,与马鞭洲岛仅一桥之隔的芒洲岛具备深水港自然条件优势。如今,这里正在兴建的是调和能力处于亚洲前列的石化区仓储物流和燃料油调和中转基地。岛上机器声隆隆,车辆往来,挖掘机、推土机协同作业,正在加快施工进度,力争项目明年下半年建成投产。据施工方负责人介绍,投产初期船用燃料油调和产销量达100万吨,剩余库容对外提供仓储服务。

创新

石油与电子的碰撞

“油化”结合、上中下游一体化既是大亚湾石化区的方向,也是世界范围石化产业的大势所趋。这在中海壳牌的两家股东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由于低油价的冲击和天然气价格的下调,中海油在2016年上半年净亏77.4亿元。与之相比,上下游发展较为全面的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可以用下游化工产品的增长对冲油价风险,同期仍处于盈利状态。和已经携手英国天然气集团的壳牌类似,中海油同样有着拓展中下游化工产业的强烈动力。

在大亚湾石化,与上述两大巨头“不谋而合”的,是大亚湾正在不断汇聚的人才、团队、企业和项目。

科莱恩是全球精细化工的领导者,科莱恩化工(惠州)有限公司负责人廖冬生告诉记者,该公司二期项目去年底已建成投产,年可增产5万吨助剂和表面活性剂,新增销售额逾6亿元。

“我们的产品都是论克卖的,最贵的60元/克,是大宗石化产品的数百上千倍。”惠州市杜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高端胶黏剂研发、生产为主业的精细化工企业,该公司执行董事莫华告诉记者,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端胶黏剂打破进口产品的垄断,目前已运用于康佳、TCL和TP-LINK等国内知名电子产品。

除了终端设备,网络光纤也被大亚湾纳入产业版图。只有头发丝的1/5粗细的光纤,在制造时稍有偏差,光纤就只能传输短距离的信息。作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惠州皓赛董事长孙敬玺,先后去江浙地区的多个城市考察,最终选择将企业从深圳搬到了大亚湾。如今,他带领团队研制成功激光器、探测器自动耦合机,已实际应用于光器件产业化,如今正研究将机器人应用于光器件的制造,为全国带宽的升级提供支撑。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专业服务石化产业的新型研发机构,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不久前召开了一场化工产业化重大项目论证会,来自天津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7名教授为研究院的9个项目做中期评审。现场展示的项目内容丰富,从空气净化到海洋防腐,从比肩日本住友技术的高吸水树脂到应用广泛的纳微胶囊材料,更令人欣喜的是,依托该研究院的13个中试基地,不少项目已经接近小批量生产阶段,正在筹划产业化运营。

 

在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院长纪红兵看来,惠州是电子信息产业强市,随着电子信息以及机器人、无人机等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化工将是一片蓝海,“大亚湾应抓住这一市场机遇,加快发展高端胶黏剂、电解液、润滑脂以及高端电子化学材料等与电子信息产业息息相关的精细化工产业。”

“我们正在根据炼油、乙烯原料供应和市场需求,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大亚湾石化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该区将加快发展以新材料、特种化学品为主的中下游产业,推进高端、专用产品纵向延伸,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



提示:
交通检索:

起点:

终点: